很多人会关注地基之上建筑物存在的质量问题,而往往忽视承载建筑物所有重力的地基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地基存在问题,建筑物也往往会表现出质量问题,面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地基,想办法及时解决地基问题,不然,等到日后地基问题严重了,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对于来讲,在对地基加固时,为关注的是地基加固的质量。
地基注浆加固是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地注入土层中,填充、渗透和挤密驱走土颗粒间的水分和气体,并填充、硬化后将土颗粒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强度大、压缩性低、抗渗性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新的土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可防止或减少渗透和不均匀的沉降。
一.机具设备
压浆泵,可用泥浆、砂浆泵代替。
型号:TBW-50/15型, TBW-200/40型, NSB-100/30型
机具:TXU-75液压钻机、灰浆搅拌机、灌浆管、阀门、压力表等。
工具:机动小翻斗、手推车、铁锹、水准仪、经纬仪、倾斜尺、水平尺、测绳等。
二.材料要求
水泥: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饮用水、井水、河水。
水玻璃:模数值2.5-3.3,波美度:30-45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已进行程勘察并、注浆加固设计及图纸、施工现场平面图、控制点的测量与制作。
2)已确定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注浆施工技术参数、检测方法与要求。
3)编制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注浆材料,注浆机械及配套设备、施工工艺及注浆参数、注浆**及质量指标、注浆**评估方法和检测方法等。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和现场注浆试验。
2.机具准备
对机械进行检查、调试、维修。
3.施工现场准备
1)场地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
2)场地内的障碍物。
3)水、电、道路、排水准备绪。
4)标定孔位,并进行复测。
常用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1、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一般用于防渗堵漏、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模量以及控制地层沉降等。
压力注浆的施工工艺:
压力注浆施工工序:钻孔→清管→打管→注浆→拔管→清管
a、钻孔:电动钻孔机在布孔位置钻孔,钻至设计标高;
b、清管:注水清理胶管、无缝钢管,检查能否注浆通畅;
c、打管:分次按设计要求,将无缝钢管插至设计标高位置;
d、注浆:灰浆搅拌机搅拌水泥浆,吸入注浆泵内,通过胶管,注入无缝钢管。
施工技术咨询:
一、道路病害概况 在道路整治过程中发现, 国道慈溪段 329 (道路桩号 2+975~3+060) 段车道存在局部路面沉降,路面不同程度出现了裂缝、变形等破损 现象,影响到该路段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行车。
二、病害成因调查及分析 考虑到路面沉降可能由路面废弃管道变形或路基变形所引起,为 进一步查明路面沉降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对应的措施对路基进行加固。 1、老路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厚约 25cm,基层下即为杂填土,路基 土质较差。2、由于道路施工,部分工程车从本段道路通过,使得原本标准较 低的路面结构层增加了行车荷载,加剧了路基的破坏。
三、路基处理方案 因为该道路处于城市中心,现状交通流量大,无法进行全封闭路 基翻挖处理,为限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影响以及施工期间各个方 面的影响,拟定本工程采用注浆的方法对路基进行加固。
四、压密注浆工艺及工程实施 1、注浆加固范围和方法 ⑴、注浆加固深度和范围
后期的养护工作是否到位
有些客户觉得地基加固结束之后后期无事可做了,其实加固工作结束之后,想要让地基多年内都不再出现质量问题,这时们需要做好对地基的养护工作,另外,尽可能的减轻建筑物的承重负担,比如,选用的家具设备可以为轻质地材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