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承接所有区域消防电气设施检测业务,价格市场欢迎来电咨询。
消防检测内容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手动报警装置
2、报警控制器
3、消防控制盘(柜)
4、消防事故广播
5、消防电梯
6、安全疏散系统
二、消防水系统
1、消防给水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水喷雾灭火系统
4、水幕雨淋系统
5、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三、气体灭火系统
1、卤代烷自动灭火系统
2、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
四、防排烟系统
1、机械防烟系统
2、机械排烟系统
3、通风系统
4、功能测试
五、防火门、钢制防火卷帘门
1、防火门
2、钢制防火卷帘门
3、挡烟垂壁
六、其它应检测项目
一、机电单位应在消防联动调试前完成:
1、对所有消防电气设备本体进行带负载试验和配合进行消防联动试验。
2、检查所有末端双电源箱的双电源切换在发电机供电状态下是否正常。
3、配合相关公司分别进行消防泵和喷淋泵模拟故障状态下的备用泵自动投入试验。
4、配合相关公司分别进行消防控制切除非消防电源和启动应急照明的试验。
5、进行排烟风机280℃防火阀关断后停止风机运行的试验。进行排烟阀手动开启应自动启动排烟风机的试验。
6、检查各末端排烟口和加压送风口的风量,应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检查相关防烟防火阀在报警状态下是否关闭。
7、检查报警区域内空调是否停止运行,送排风机是否停止运行。
8、分别测试消防控制中心和消防水泵房接地板的接地电阻,应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并提供测试记录备查。
9、检查消防电梯井底排水装置的手动和自动运行状态。
10、检查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是否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11、测试市电切断时备用发电机投入运行的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12、进行备用发电机组强制起动试验和满负载运行试验。
13、消防广播系统应正常投入使用,喇叭的设置位置和音量是否满足要求,备用功放的容量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消防广播在消防报警时是否能够从背景音乐状态正常切入。检查消防广播手动选区播放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二、给排水及消防水单位应在消防联动调试时完成:
1、检查屋顶水箱和地下室消防水池是否按规定储满水,且自动补水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补水时间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检查消防水泵房及报警阀处、各喷淋管网末端放水装置处和消防电梯井道处的排水设施是否投入使用。且排水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分别在喷淋管网末端放水装置处和报警阀处放水,检查各水流开关动作是否正常,放水后相应报警阀的水力警铃开始鸣响的时间是否正常。
4、室外管网试压合格并投入使用,**两路供水接入并应投入使用。检查各关键点的阀门是否开启。
5、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管网及消火栓安装完毕,试压合格并投入使用。检查不利点处的消火栓喷水试射的充实水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喷淋稳压系统管网及设备安装完毕,试压合格并投入使用。检查经稳压后的管网压力是否满足快速报警及起泵的要求。
7、喷淋水泵接合器和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及其管网安装、试压合格并投入使用。人工模拟消防车水带接入,确认水泵结合器的止回效果及出水压力。
8、消防泵和喷淋泵和柴油泵及其管网安装完毕,试压合格并投入使用,且水泵工作压力和流量经测试符合要求。
9、测试屋顶水箱和地下室消防水池在生活用水量时,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的要求。检查液位显示装置的状态。
三、电梯单位应在消防联动调试时完成:
1、电梯安装调试完毕且通过技术监督验收合格。
2、测试消防电梯轿箱内与消防控制中心的电话通讯。
3、测试消防电梯层消防员按钮对电梯的手动迫降控制,检查电梯迫降后电梯工作状态应符合规范要求。
4、模拟测试电梯受消防信号控制的工作状态。
四、防火卷帘单位应在消防联动调试前完成:
1、现场手动按钮控制卷帘本体试运行应正常,声光报警器正常。
2、防火分区卷帘烟、温感探测器模拟触发一次迫降卷帘试验应满足规范要求。
3、检查车库(疏散)通道上的卷帘两侧是否均布置了手动按钮、带烟温感和声光报警器。
4、检查卷帘迫降后与地面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
5、模拟测试防火卷帘受消防信号控制时的工作状态。
消防检测简称消电检、电消检、电检消检。消防检测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充分发挥建筑消防设施防灾灭火的作用,确保建筑消防安全,根据*消防法、1996*30号令关于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和公通字1996*21号文关于加紧建立和认真落实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管理制度的通知的要求建立的建筑消防设施的技术检测制度。市消防局发出了关于对建筑消防设施开展技术检测、办理消防设施合格证(牌)的通告,通告中规定: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建筑工程竣工后,建筑消防设施投入运行前必须先由具备的检测进行技术检测,合格后再由消防进行验收,验收合格颁发消防设施合格证(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工程,消防一律不予验收,不得投入使用。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消防设施实行定期制度。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进行一次消防技术检测。
一、受检方应事先约定检测的内容、时间和面积,并签订检测约定书。
二、受检方应提供相关资料,如图纸、验收工程(消防审核意见书)、隐蔽工程记录等。
三、检测方原则上不操作受检设施,必要时需在受检方相关人员配合下进行。
四、受检方对检测结果如有异议,可现场复测,确认后在检测记录上签字。
五、检测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报告。
在消防电气检测中,依据相关电气防火安全规范,我公司可以在"不停电、非接触"的情况下,运用红外测温仪、及超声波探测技术对新建、改建、扩建场所进行检测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文化场所、各类仓库、大型展馆及消防监督部门认定的其他场所
电气安全检测内容:
一、 变、配电设备
1、 变压器接线点的温度、干式变压器的铁心温度,母线连接。
2、 低压配电柜内断路器、刀开关、互感器等的接点温度、导线连接。
3、 高低压配电室内的线路敷设及灯具的安装。
4、 配电箱的材质及进出线的护口。
5、 电缆沟盖的材质。
6、 配电室的孔洞是否封堵,竖井的孔洞是否封堵。
7、 上下级电器间是否匹配。
二、 线路敷设:
1、 明敷布线是否规范。
2、 暗敷线路是否穿管。
3、 闷**内的线路敷设。
4、 临时线路。
5、 线路是否老化、损伤。
三、 照明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
1、 插座、灯具、开关的安装情况。
2、 插座、灯具、壁灯的安装是否有盒。
3、 镇流器温度。
四、 其它规定检测的。
各机电的消防设计
1、多层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各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当其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系立设置时,则被保护防火分区内的送、回**平风管与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防火阀;
2、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3、火灾照明应在下列设置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
4、按规定应设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
5、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0.5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的照明支线,应接在消防配电线路上;
6、散指示标志宜放在太平门的**部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m。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控室
1、报警区域按防火区域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可以有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有:集中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控制报警系统(消控中心),一个区域报警控制器可警戒多个楼层(看产品的功能)安装位置距地面1.3-1.5米,报警电话安装位置1.3-1.5米;
3、建筑面积大于500m的地下商店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4、立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采用耐火限分别不低于3h的隔墙和2h的楼板,并与其他部位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5、消控室应设置下列功能: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的声、光信号,事故广播和安全疏散指令等:控制消防水泵,固定灭火装置,通风空调系统,电动的防火门、阀门、防火卷帘、防烟排烟设施。显示电源、消防电梯运行情况等;
6、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距地面1.5米;
7、报警线预留100-200毫米长度,绑扎成束、+红、—兰线或黑;
8、报警线敷设不应有接头、纽结,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用接线端子或焊接连接(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过2根),盒内外加螺母。不同电压、电流、不同回路、不同系统、不同类别的线不能放在同*槽内;
9、线槽每隔1.5米设吊架及支架,吊拉杆不小于6mm;
10、消防电源应为电源,不允许插接接头;
11、消控室门向疏散方向开门,允许有送回风管但应加防火阀。严禁无关电气线路穿越,控制台周围留1米通道和检修通道;
12、消防控制的功能:控制消防设备的开启、关闭;消防水泵、防烟、排烟风机的开关;关闭防火阀,停止空调送风机;显示火灾、故障报警的位置;疏散通道、出口等;显示保护地图(模拟图、平面图);显示消防电源的状态;配备火灾报警应急广播控制装置;
13、消防控制状态的过程:当火灾报警时;火灾报警系统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启动;室内消防栓系统启动(消防水泵启动);电源进行切换(非消防电源停电,应急消防电源启动),并接通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照明。电梯迫降在层;,加压送风机启动(风口开启),隔离系统启动(防火卷帘下降);防火门关闭;
14、每隔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装置,两个手动火灾报警装置的距离不**过30米,安装位置1.3-1.5米。
Q13: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遮挡的部位,风口与门开启有每距离要求?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3.6加压送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层~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
2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
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4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部位。
A13:按规范执行,没有实验多少距离合适,尽量避免风口设置在开启门的后方。
Q14:直灌式加压送风设置条件?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3.3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建筑,当楼梯间设置加压送风井(管)道确有困难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楼梯间两点部位送风的方式,送风口之间距离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2;
2送风量应按计算值或本标准*3.4.2条规定的送风量增加20%;
3加压送风口不宜设在影响人员疏散的部位。
A14:只在改造建筑中建议采用直灌式,新建项目不建议采用。
Q15:商业扶梯开洞,上下贯通区域,是否算做中庭,计算排烟量?
A15:可不算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