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范围:
1.大型设备和精密设备地脚螺栓与机座锚固。
2.钢结构(如钢轨、钢架、钢柱等)与基础固接的灌注。
3.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灌浆。
4.梁、柱加固。
5.地铁、隧道、地下工程逆打法施工缝嵌固。
6、墙体结构的加厚及漏渗水的修复。
灌浆料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胶凝材料、膨胀组分、早强组分、减水组分、增稠保水组分、骨料。
(1)胶凝材料:水泥(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粉煤灰、矿粉、微硅粉等;
(2)膨胀组分:石膏、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HCSA);
(3)早强组分:、氯化锂、碳酸锂等各种早强剂;
(4)减水组分:萘系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等减水剂;
(5)水组分:低粘度的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等;
(6)河砂、山砂、机制砂等。
准备过程:
1、施工前,应将填充空间浮土、松散物清理干净,去除油污,填充空间表面混泥土需用洁净水预湿6~12小时。直接加水拌合,普通型加水量为灌浆料的13~15%;(冬季施工可加20℃-40℃的热水)
搅拌方法:
2、灌浆料可用搅拌机或人工搅拌至均匀。施工温度高时,可增加少量水拌至所需流动度。
浇灌方法:
3、连续灌浆,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以用竹片拉动导流。灌注密实、稍干后,把外表面抹平压光。常见的灌浆方法有3种。
养护方法:
4、灌注完毕后,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袋或岩棉被,表面见干时立即浇水。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又名:二次灌浆料/设备基础灌浆料/加固灌浆料等)是一种由水泥为基材,高强度骨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干混材料为掺合料,经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分的干混料。具有加水拌合后可灌注的高流动性、微膨胀性、早期和后期强度高、不泌水等性能。被广泛的运用于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钢结构柱基础灌浆,轨道基础等小缝隙粘结灌浆,地铁、隧道、地下工程逆做法施工缝嵌固,地脚螺栓锚固,混凝土梁、柱、板、墙的加固修补灌浆,普通混凝土难以浇注的不规则死角、边角及混凝土空洞补灌修复,地基加固灌浆等。执行标准:GB/T50448-2015
早强灌浆料执行标准:GB/T50448-2015
1、抗压强度按:《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膨胀率按:《GB119-8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2、参考用量计算以(2.28-2.4)吨/m3的依据,计算实际使用量。
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应在灌浆后3-6小时沿设备边缘向外切45度斜角(见下图)以防止自由端
产生裂缝 , 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应在灌浆后3-6小时后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当灌浆层厚度**过150mm时,应采用豆石加固型高 强无收缩灌浆料
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豆石加固型灌浆料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保证灌浆施工
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加盖湿草盖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204)的有关规定
灌浆料达到拆膜时间后,可进行设备安装,具体时间参见“拆膜和养护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