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概述
预应力孔道压浆料是以无机功能材料为主,与**高分子功能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外加剂。产品具有减水、增强、保塑、微膨胀以及低泌水等多重,掺入水泥或混凝土中,不仅能在较低的水胶比前提下大大提高压浆料的流动性,而且能够有效解决水泥、混凝土这类多项、多组分、非均匀的混合体系高流动性与抗离析性之间的矛盾,大大降低泌水现象。同时,产品的掺入还能引起适度的膨胀,以补偿硬化水泥浆或混凝土在不同时期产生的收缩。
养护与拆膜
一、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加盖湿草帘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
二、在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如有要剔除部分可在灌浆完毕后3-6小时后,即灌浆层硬化前用抹刀或铁锨工具轻轻铲除。
三、不得将正在运转的机器的震动传给设备基础,在二次灌浆后应停机24-36小时,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四、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204)的有关规定。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动摇,对混凝土灌浆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灌浆料的质量,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灌浆料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后方可应用。集料中有害物质含量逾越规范规定的范围,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灌浆料的强度,削弱集料与水泥的粘结力,与水泥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如果黏土、淤泥的含量在砂中**过3%碎石、卵石中**过2%则这些微细颗粒资料便在集料外表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的粘结,还增加了拌和物用水量。
灌浆料的搅拌
按千盾灌浆料推荐的比例加料,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水温在5℃~40℃,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使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采用人工搅拌时,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标准稠度加水量为12%-14%。
原冶金工业部为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生产与应用,组织编写了行业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YB/T9261-98),推动了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生产应用和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国内从事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生产企业达二百余家,年产量30~50万吨。为规范产品质量、正确选型和施工,达到技术、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注意事项
A、加水量不能过多,以免料浆泌水和离析;打开包装袋后,应尽快将本品用完。
B、可施工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在20℃时为搅拌后30分钟内。
C、通过搅拌无法恢复流动性的料浆切忌不可再次加水混合搅拌再用。
D、材料用量2100-2200kg/立方米